注意力About Us
首页 >注意力如何培养孩子的分享精神
发布时间:2016-08-14 浏览:8287次
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在这个问题上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首先一定要知道,你的孩子属于哪种类型? (不了解孩子的状况之前,请不要盲目教学)
在人际交往中可以把孩子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偏交往型
2孤独型
3善于交往型
4能力缺乏型
5被动型
6自我中心型
今天我要讲的重点是自我中心型的孩子。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指儿童在前运算阶段(2-7岁)只会从自己的立场与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如当自己的汤是热的时候,就认为别人的汤也是热的。这种认识上的自我中心与利己主义不同。那我们今天重点讲的是利己主义的自我中心。
这类孩子偏好独自游戏,与同伴交往只考虑自己的需要与兴趣,交往技能差,没有与人分享的意识。他们通常自己的玩具自己玩,个别孩子还会出现独占他人的玩具,如果别的小朋友不给他们玩,他们就很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或破坏性行为。他们在情感上也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谦让、合作与同情。
举个例子:
在家里,是否孩子经常被置于中心地位得到特殊优待。比如,有了什么好吃的,家长第一时间就全拿给孩子;孩子有什么需求,不管是否合理,只要一声令下,家人就会乱作一团忙着执行;孩子要什么玩具,即使没那么好的经济条件,也要想办法满足孩子等等。有些孩子会大哭大闹去争取不合理的要求,这个时候作为家长更要保持原则。一旦妥协,结果会是:孩子就很容易获得一种意识:在这个世界上,唯我独尊,我的意愿就是世界运行的法则。
我相信这两个例子很多家长都有遇到或者接触过,那么,当出现这种利己主义的自我中心行为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出正确的引导和处理呢?
1、公平对待原则:当家里买到一种很受欢迎的食物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公平原则,人手一份,绝不因为孩子喜欢而过多给予。
2、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感受与他人相处的乐趣,同时也提升人际交往的能力。
3、爱孩子同时也要告诉孩子,很多事情并不是理所应当的。
案例1
以“玩具汽车”为例:一次在给三个男孩子上课时,我拿出一辆很酷的跑车模型,毫无疑问他们都想玩,当我把跑车给其中一个孩子时,另外两个就要开始抢,把他们及时制止后,我给他们制定了规则:三个小朋友轮流玩,每个小朋友玩20秒。(ps:当时间到时,愿意将跑车转交给下一个小朋友,就给他夸奖或其他奖励。 让孩子感受到与他人分享玩具时会有不一样的乐趣。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把孩子视为普通的家庭成员,不因为其年龄小就给予特别的优待,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还孩子一个正常的“社会化”环境,让孩子在“去中心化”的世界中自然成长。比如,有了什么好吃的,全家人一起分享,不因为孩子小就全部给她吃;有意识地让孩子负责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等。
生活中有一些家长为了心疼孩子,经常把最好吃的留给孩子,成了习惯。孩子就会认为最好的就因该是自己的,这样就会把孩子惯坏了。 把孩子视为普通的家庭成员,不因为其年龄小就给予特别的优待,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还孩子一个正常的“社会化”环境,让孩子在“去中心化”的世界中自然成长。比如,有了什么好吃的,全家人一起分享,不因为孩子小就全部给她吃;有意识地让孩子负责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等。
人际交往是一种综合能力,仅仅有交往的欲望还不够,缺少交往的技巧和经验,孩子容易在交往中受挫和遇到困难, 生活中想要让孩子学会分享,爸爸妈妈可以用一些生活中的实际事例去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