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About Us
首页 >感觉统合自闭症儿童刻板行为改善
发布时间:2024-03-12 浏览:216次
刻板行为,是自闭症孩子显著的特征之一。
刻板的特征具体可体现在不同的层面。可能是反复出现某些动作,更多的表现在刻板、狭窄的兴趣,或者总是固定地参加某种活动并且按照某种程序参与某一活动等等。
举个例子:自闭症孩子面前放着一堆玩具,他却只拿着喜欢的小汽车不停地滑动;玩具车坏了,你想给孩子换一个小汽车,但是他却只要他手里原来的那一辆,如果被拿走就会发脾气。
家长为此头疼不已,有什么能够改变孩子刻板行为的方法吗?不妨接着看下去。
重复刻板行为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
首先,我们要知道,重复刻板行为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影响呢?
1、影响孩子学习新技能。研究发现,随着重复刻板行为的发生率和严重性升高,孩子成长发展的多种技能(例如:语言和游戏发展)会受到较为严重的阻碍。
2、可能造成社交问题。对某样事物强烈专注和兴趣也就意味着会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因为其他孩子无法与他们交往,从而导致进一步的孤立。
3、给家庭带来压力。自闭症孩子可能会在强迫行为中伤害自己,或者当他的日常行为稍有变化时就大发脾气,这样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尤为真实。
一些家庭可能就会选择不改变任何生活常规,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避免孩子出现情绪上的问题或其他行为问题。
重复刻板行为需要消除吗?
由于很多家长都有“谈刻板色变”的想法,孩子偶尔间做了一些家长“看不惯”的、带有重复刻板特点的行为,就认为孩子有很多毛病,都需要治,需要矫正。
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刻板行为都需要去矫正,因为与自伤行为或攻击行为相比,刻板行为是比较特殊的。
例如:孩子在搭积木的时候,他人打乱了他的顺序,孩子发生了哭闹,因此发生自伤或者打人等行为,那就需要进行矫正。
例如,孩子喜欢把鞋子和衣服分类放到衣柜里,这是相当好的习惯。有些小朋友喜欢桌子上的东西按一定顺序摆好,这也是相当好的习惯。
有些刻板行为甚至可以成为孩子的职业规划方向,比如按顺序码放东西是超市码货的必备能力。
所以,如果善用一些刻板行为,也是可以发展出有意义的能力的。
因此,对于孩子的重复刻板行为是否真的必须消除,就要看这个行为是否对孩子的成长有益处。
孩子的刻板行为如何改善?
1、要分情况,对孩子的刻板行为进行改善。
比如,孩子在无聊的时候喜欢捏手指,孩子在独处的时候喜欢在房间走来走去,这些行为需要去改善吗?
从积极行为支持的理念来看,当孩子的行为对自身或他人没有产生实质性伤害,对正常的学习生活不会造成负面影响的时候,这些偶尔的刻板行为是可以被允许存在的。
2、防患于未然,面对孩子的刻板行为,做好预判。
前事控制策略是最好的方法,也就是提前预防,或是做出有针对性地改变来减少孩子的刻板行为。
我们要随时关注孩子刻板行为发生之前的任何“苗头”,事先采取措施,例如:安排适合孩子的多样性活动,以减少孩子刻板行为的产生。
3、提供合适的替代行为。
有些孩子的刻板行为,需要外界的反馈或者自己的反馈来支持,这时就可以使用替代行为训练。
例如:东东喜欢捡地上的东西放嘴巴里,是因为追求嘴巴里的感官刺激,我们可以给他随身携带一小兜零食,避免出现捡地上东西吃的行为。
4、不停的泛化。
每学习一个新事物,一定要给孩子泛化,避免孩子出现刻板行为。
例如我们用卡片学习猫,我们就要带孩子去看真正的猫,不同颜色的猫,让孩子听猫的叫声,摸摸猫的身体。
让孩子多感官一起参与,来对这个猫形成一个更立体的印象。这样孩子对猫的认识就不会刻板的停留在卡片上了。
5、提高孩子的能力。
其实孩子出现很多刻板行为,追根究底还是孩子自身能力的缺陷,当能力一旦提上来,孩子很多的刻板行为也会随之而消失。
比如孩子总是问同一个问题,重复同一句话,但是当孩子能力上来,能够真正理解他们问题的意思,就不会再重复问了。
自闭症孩子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令家长觉得难以搞定的问题,其实,我们首先应该放平心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自闭症,以解决问题的想法看待孩子身上的问题。
所以,面对孩子的重复刻板行为,我们在干预时一定要从孩子的行为表现形式和功能特点出发。
不仅要区分自闭症孩子与同龄人在重复刻板行为表现方面的差异,还要具体分析自闭症孩子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能力水平时,行为表现的差异。
只有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真正达到良好的干预效果!